在“城市更新”与“基层治理”双驱动的背景下,塑造具象、亲民、可传播的社区文化IP形象,已成为北京各街道提升公共文化表达力、凝聚居民认同的新路径。本方案围绕吉祥物设计与标语口号策划,构建北京社区专属文化形象系统。
地域辨识: 胡同、四合院、京剧、天坛等北京文化符号
文化温度: 邻里互助、尊老爱幼、绿色生活、志愿精神
传播适配: 拟人可爱、视觉统一、具备表情包和延展周边能力
属性 | 内容 |
---|---|
原型 | 熊猫与京剧元素结合,佩戴京剧头饰,穿胡同小褂,背小书包 |
性格设定 | 热情好学、聪明懂事,熟悉社区大小事,是“邻里小讲解员” |
象征意义 | 代表北京文化与青年新力量,体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|
延展能力 | 可开发为卡通短片主角、文创周边主形象、社区节日吉祥物 |
形象:可爱燕子拟人化,翅膀纹样融入祥云与瓦片图案
含义:燕子是“吉祥回家”的象征,寓意和谐宜居、社区温暖
“有温度的社区,有故事的形象”
“北京社区新形象,从‘京宝’开始”
主题 | 口号示例 |
---|---|
邻里互助 | “街坊常来常往,温情就在身旁” |
文明创建 | “一言一行见文明,一砖一瓦聚温暖” |
社区归属感 | “住的是房子,暖的是人心” |
志愿精神 | “人人都是志愿者,处处都是服务站” |
环保生活 | “绿色生活每一步,京宝与你同行” |
基础应用: 门楼形象、文化墙、社区手册、活动海报
数字传播: 微信公众号表情包、小程序欢迎页、H5小游戏
线下互动: 吉祥物人偶、立体合影区、社区打卡地图、IP盲盒周边
模块 | 建议配置 |
---|---|
宣传物料系统 | IP主视觉、吉祥物主形象图、标语标准字体组合 |
活动运营系统 | IP主题日、亲子彩绘墙、打卡征集、角色征名活动 |
志愿者形象系统 | IP头像徽章、主题马甲、主题志愿者积分卡 |
社区空间美化系统 | 楼道文化墙、童趣游园区、公共座椅装饰、门牌号设计 |
一街一IP,一社区一故事: 建议结合辖区历史文化或功能定位,进行本地化微定制
融入治理场景: 通过IP设定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、消防演练、邻里互助等社区治理
定期焕新形象: 设定节日或季度版本,持续创造居民互动新鲜感